所以说这种霸凌式的加班规则,最后的受益人只会是最有“提拔机会”的那几个人,其余的人都是悲催的陪衬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像李野眼前最后走的这几个人,也许在下一次的提拔名单里,就能看到他们的名字,这时候“脸熟”的作用就会得到一定的显现,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种脸熟绝对不是百分百的其效果,但在“我要进步”的强烈执念面前,他们的业余时间不值钱,而他们员工的业余时间,更不值钱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些根本就没有资格挤上名单的人,都是这种万恶规则的受害者,要么你也有样学样,要么直接躺平,要么只能自己陷入内耗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些事情在李野的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呢?

        作为马兆先和李野这个位置上的人,是需要挑选合适的下属给予各种奖励和提拔机会的,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在无法确定谁的实力更强、谁的作用更大的前提下,是该把奖励和机会交给那个看起来“很上进”的人,还是那个直接躺平了的呢?

        一旦给错了,那可就成了某些人嘴里的SB上司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京南集团这边不是一分厂,没有形成尊重实力的机制和氛围,在这种环境之下,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应该得到提拔的那一个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李野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,而且但凡想有点作为,还必然要得罪一部分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