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低声吩咐了几句。
赵长史越听眼睛越亮,最后忍不住拍案叫绝。
“妙啊!世子!这下看英国公如何接招!”
……
仅一日之后,京城舆论风向悄然再变。
新的流言开始蔓延,内容更加劲爆,细节也更加“丰富”。
流言说,英国公张弼年轻时曾痴恋镇北王妃李昭宁,求而不得,因爱生恨,所以多年来一直针对镇北王府,之前刺杀陆世子,就是因为陆世子坏了他儿子的婚事,新仇旧恨一起算。
甚至还有“知情人”透露,当年镇北王妃的早逝,似乎也与英国公府的某些“小动作”有关,皇后娘娘好像也……
这些流言将英国公的动机从“政治斗争”巧妙地引向了“私人恩怨”和“陈年情仇”,甚至还隐隐牵扯到了皇后。
八卦,永远是传播最快,也最容易被相信的。
比起枯燥的贪腐案,显然“国公爷因爱生恨迫害旧情人儿子”的故事更吸引眼球,也更符合大众的猎奇心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